代表作制度·学术帮派·合理的梯队

来源: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发布时间:2019-05-10浏览次数:309

代表作制度·学术帮派·合理的梯队

随着学术的进一步“繁荣”,以往的“唯核心期刊论文”为标准的学术评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,主流评价都在向“代表作制度”过渡。这种“代表作制度”一般都要求“分学科分类进行”,在此,我们就人文学科、社会科学的学术评价谈一点思考。

1.学术浮躁前提下哪里去找从事评价的“闲人”

毋庸讳言,当前的学术浮躁状况已经非常严重,学术著作、论文的总数量一直在不断地翻番,“权威”论著不少,然而,公认的具有较高学术创新的成果却不多。这众多的成果是学者们没日没夜地“生产”出来的,人人都忙忙碌碌,人人都不得闲,这样的成果质量难以保证,对这些成果的“评价质量”也同样难以保证。大家都忙得焦头烂额,他们哪里能够有时间去做一些关于评价的“学术服务”工作呢?根本就不可能。每一个人自己都忙得喘不上气来,谁还能够认真对待关于评价的“学术服务”工作呢?

曾有人提议在国内建立“第三方评价公司”专门从事学术评价服务,这个建议很好,但很难真正落实。如果是商业性的公司,很难保证学术评价的纯洁性。如果是公益性的公司,那该由哪些方面的人员组成呢?

比较可行的办法可能还是要由国家负责组建一个全国性的分学科的“学术评价委员会”,这个委员会的成员必须是由一些“闲人”组成,这些“闲人”有良好的学术水平、公平公道之心、绝不胆小怕事,并且还有一点很重要:他们不怕把自己“架在火上烤”,他们所做出的学术评价经得起考验。学术评价委员会的成员们都没有硬性的“生产”的任务,所以,他们可以被称为“闲人”。这样的“闲人”,一部分可以从退休人员中选,所有的组成人员需要满足自愿性的原则,自愿参加。如果有需要,国家可以给他们提供相对集中的工作、生活场所,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他们做好安保工作。

代表作制度可以很好地解决关于学术评价的“循环论证”的问题。代表作制度不在乎是否已经公开发表,无所谓权威核心期刊、权威出版社之说,不管发表在哪里,不管是否已经发表,只要把相关研究成果提交给学术评价委员会即可。长期以来,项目、权威出版社著作、权威核心、获奖常常可以“循环论证”,只要认定“高”、“好”其一就可以证明另外的都好,构成了多种组合的循环论证。比如说,因为某论文是权威核心论文,评奖时就给这个论文评个奖,因为获过奖人们就认为这个论文是好论文,这种做法并不可取。代表作制度应该是独立的、完整的学术评价,不应该存在循环论证的情况。

2.信息时代私下串联架空相关评价组织非常不好

在这个信息化时代,通讯方式已经非常便利化了,学者与学者之间的联系也就异常地便利与快捷,这对于学术交流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。然而,如果这些学者私下串联,他们私下里把相关评审评价组织架空,那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。

各类基金项目、各种成果评奖,相关组织者如果只是注重程序正义,只是宁愿“相信专家”,可能无法保证相关评审评价的公正性,因为相关专家可能已经私下串联了起来,实际上已经把组织者架空了。正派的、纯洁的专家应该坚持独立评审原则,专家之间可以相互交换意见,但是,这种交换意见必须坚持以不给自己带来私利为前提。

共产党的组织纪律反对在政治活动中搞团团伙伙,主张积极地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。学术也有类于此,学术活动中不允许有人私下里从事涉及私利的串联,学术之公益与学术之民意都可以摆在桌面上来谈。当学者们养成了这种学术自觉之后,学术评价也就不再受便捷的通讯方式的影响,良好的学术生态得以建立。

 

3.合理的学术梯队是理顺学术评价的一个重要因素

近些年来,学风浮躁,一旦遇到学者堵车,人心惶惶在所难免。在那样的学术环境下,纵使有良好的学术制度,也难以保证这套制度能够不受干扰、良好运作。

在任何时候,如果梯队合理,每一个人都会心情愉快,相反,堵车往往会使人们很郁闷。较为合理的学术梯队不一定完全按照年龄分梯,但是,传统人文学科以年龄段来划分梯队的做法却往往十分有效。人文学科需要积累,一个年轻人很难在短期内达到很高的学术境界。学者扎堆、堵车带来的不良后果有很多,诬告、下套、造反、造假、郁闷、没有幸福感,常常会暴露出作为“人”的很多的劣根性,甚至会过劳死。如果能够建立一个按部就班的流动的学术梯队,工作、晋级、退休都可以做到很有秩序,大家都不慌不急,这种秩序就保证了很少会有人挖空心思去搞学术不规范行为。

总之,学术代表作制度、学术串联、学术梯队等问题都是近些年来一些新问题,需要探讨的方面还有很多,本文只是一个初步的思考。(作者系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)

(《评价与管理》2018年第2期 作者:薄守生)